4月28日,慧科新能源京东物流产业园20.458MW光伏项目顺利并网。
3月10日,当第一台施工机械驶入京东物流产业园时,所有人都未曾预料到,这片总面积达 25 万平方米的屋顶集群,将在短短 50 天后崛起为华东地区最大的分布式光伏电站之一。
作为2025年慧科新能源 “绿色攻坚计划” 的首个重点项目,该项目的落地,创造了多项纪录:从材物料采购到设备安装调试,从相关手续办理到项目并网发电,全流程仅耗时50天。较《光伏发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规定的平均周期(80-100天)缩短近50%,更比同类规模项目的最快并网纪录(65 天)提升了23%。
破局提速:50 天并网的行业标杆
这一“闪电速度”的背后,是慧科新能源独创的“三维立体推进法”:
时间维度:以 “小时级” 计划拆解 50 天工期,智能工时系统实时监控进度。
空间维度:将25万㎡屋顶划分为 18个作业单元,同步推进多工序交叉施工。
资源维度:动态调配多名工人与16台设备。
无人机吊装工艺:安全与效率的双重颠覆
针对传统施工中屋面荷载超限、人工效率低、成本高的痛点,慧科引入无人机集群吊装系统,实现三大突破:
(一)安全性能跃升
零屋面荷载:组件直接由无人机从地面运输至安装点,附加荷载降低 67%,低于国家标准 0.3kN/㎡。
高空作业:工人仅需地面定位,高空作业时长减少 90%,从源头杜绝坠落风险。
智能避障:激光雷达与视觉传感器实时识别障碍,吊装全程零碰撞。
(二)效率指数级提升
单台无人机单次携带 2 块组件,单日单机作业量超 500块,人工效率提升3倍。? 20MW 项目组件安装工期从传统 30-35 天压缩至 18 天,缩短近 50%;6台无人机协同作业时,单日最大安装量达 3000块。
(三)成本立体优化
人工成本降 22.7%:减少约 60% 高空作业人员。
设备成本降 35%:无人机租赁成本低于吊车,且省却吊装平台搭建费用。
管理成本降 18%:无人机航拍实时监控,管理人员减少40%。
行业价值:从项目标杆到生态引领
慧科新能源以50天的极速攻坚,展现了中国光伏从“制造”到“智造”的跨越。当无人机载着绿色组件翱翔于屋顶,这不仅是一座电站的建成,更是“双碳” 目标下中国速度与技术创新的鲜活注脚。展望未来,慧科新能源将继续秉持“信守客户承诺,坚守职业道德”的核心理念,持续提升团队的专业素养与协作能力。公司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昂扬的斗志,积极投入到“430”“531”等项目节点的攻坚任务中,确保后续项目按时并网,为推动清洁能源发展贡献更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