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9日,以“石头剪刀布——源网荷储智”为主题的『三人行』工业脱口秀如期举行。
中国绿色供应链联盟光伏专委会秘书长吕芳,固德威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王英歌以及国际能源网总裁、国能能源研究院院长张福龙三位嘉宾做客固德威的“零碳小屋”,聚焦源网荷储智能领域,从关键技术突破、商业模式创新和多方协同机制三个维度,探索能源产业转型升级的实施路径与解决方案。
国能能源研究院院长张福龙表示,能源转型的本质不是替代一种能源,而是重构能源生产关系!
张福龙:从零碳小屋到城市能源网络,源网荷储智的实践正在回答一个根本性问题——能源转型的本质不是替代一种能源,而是重构能源生产关系。
源网荷储智的内涵在于平衡供需和稳定市场。零碳小屋的实践印证了源网荷储智的“最小可行性”。当光伏、储能、智能控制技术成本降至临界点,任何具备空间条件的主体均可通过模块化组合实现能源独立。这种“细胞裂变”效应,如星星之火,推动分布式能源加速发展。
“136号文”让中国新能源政策从“规模导向”转向“价值导向”。
“上网电价市场化”无疑对新能源产业进行了精准调控,产业需要深入探寻契合市场规律的新商业模式。而绿电直连政策解决的是就地消纳的问题。
零碳产业园区解决的同样是消纳和脱碳的问题。通过对微电网标准规范体系的完善,推动“源网荷储”一体化发展。
“源网荷储”智能化协同运作,构成了零碳产业园区实现低碳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路径。
微电网标准规范体系的建设和完善,将有力的推动“源网荷储智”一体化发展。
源网荷储智的解决方案,能解决新能源消纳的矛盾,让新能源发电从“弃风弃光”到“高效利用”,进而推动新能源电力的市场化转型,使其从“补贴依赖”走到“价值导向”。通过提升电力系统的灵活性,让电网从“被动调节”变为“主动响应”。
源网荷储智的创新空间的范围囊括,从“单一功能”到“系统集成”功能融合与协同创新。需要从“试点探索”到“全国统一”的过程,进而实现规模扩张与标准统一。最后要从“项目投资”到“生态构建”,实现模式创新与价值共创。
当每一个家庭、每一栋建筑、每一座工厂都成为能源网络的“神经元”,中国不仅在探索一条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低碳路径,更在定义未来能源体系的民主化范式——在这里,能源不再是自上而下的“商品”,而是自下而上的“公共品”,其分配与调度由千万个“产消者”的集体智慧决定。这种范式,或许正是中国对全球能源治理的最大贡献!
『三人行』邀您观看直播回放
来源:光伏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