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山东电力现货市场午间光伏均价0.153元/千瓦时,同一时段煤电机组已连续42次启停。这不是一次简单的低价,而是一次“精准打击”——煤电的可变成本被击穿。
136号文把光伏电站的“保量保价”彻底送进历史。唱衰者说“项目大批废止,投资停摆”;我却看到另一条曲线:零碳园区、绿电直连、数据中心三大需求场景正在爆发,光伏第一次拥有了“低价换市场”的绝对武器。
煤电利用小时数下跌
国家能源局7月29日公布的《2025年1-7月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显示:
煤电利用小时:按1-6月年化,预计2025年全年煤电利用小时低于4000小时;
风光电量占比:1-6月14.1%,7月单月多次突破20%。
山东现货价:0.20元以下时段占39.6%。
煤电机组只能在尖峰5%的时间里“大口呼吸”。这意味着,煤电正从基荷电源转变成“尖峰应急”。
136号文:用低价打开需求
136号文取消“保量保价”,但配套了三件事:
1、绿电直连试点:云南、青海、陕西三省已启动试点,公开可查项目合计约1-2GW,据官方价目表测算,落地电价在0.18-0.22元/千瓦时之间;
2、尖峰电价:广东、浙江7月起执行新版分时电价,工商业尖峰最高1.44元/千瓦时;
3、容量补偿:山东现货市场明确对煤电机组给予0.0705元/千瓦时的容量补偿,光伏只要报低价即可获得发电权。
结果是:据券商模型,分布式光伏自用比例80%时,综合收益仍在1.0元/千瓦时以上;集中式电站虽然上网0.15元,但利用小时数可达1800-2000小时,规模效应摊薄后IRR仍能回到9-10%。
数据来源:中信建投《绿电直连深度报告》(2025-07-31)
案例:东营时代零碳园区
项目:山东东营时代零碳园区(一期1GW光伏+200MW/400MWh储能)
模式:光伏直供园区负荷,余量上网。
电价结构:
–直供0.20元/千瓦时(20年固定)
–尖峰替代1.35元/千瓦时(用户侧削峰)
–储能套利0.45元/千瓦时(峰谷价差)
测算:按1500小时直供、500小时储能套利,全投资IRR11.2%,资本金IRR17.5%。
东营时代锂电池绿色智造基地项目(一期)效果图(东营市垦利区委宣传部供图)
需求侧的三级火箭
1、零碳园区:山东、江苏、广东已公布2025-2026年项目清单46GW,全部要求100%绿电;
2、数据中心:工信部《新型数据中心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提出,到2027年PUE≤1.15,绿电占比≥50%,对应新增光伏需求30GW;
3、沙戈荒基地:第三批95GW已核准,其中70%采用“低价保量”模式,0.15元/千瓦时是投标基准。
(46GW、30GW、95GW均为行业机构对已公开政策、招标信息的情景加总,非国家发改委或国家能源局官方口径)
(图源:盐城发布)
过去十年,光伏降本曲线是一条20%学习率的直线;煤电边际成本却是一条水平线。当两条线相交,煤电很难保住定价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