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鹰潭市月湖区人民政府发布《鹰潭市月湖区碳达峰实施方案》。
文件提出,加大力度推进太阳能开发利用,加快两区两园的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建设,积极推动公共机构建筑、工业园区、现代物流园、智慧众创园等利用建筑屋顶建设光伏项目。重点推进国能鹰潭丰圣实业2.6兆瓦、华能中央储备粮鹰潭直属库10.4兆瓦、智慧众创园标准厂房30兆瓦光伏发电项目的建设和落地。
积极推进光伏建筑一体化建设,鼓励使用太阳能热水、空气源热泵等技术。到2025年,新建公共机构建筑、新建厂房屋顶光伏覆盖率力争达到50%;到2030年,民用建筑能源消费中电力消耗占比达到85%以上。
原文如下:
鹰潭市月湖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鹰潭市月湖区碳达峰实施方案》的通知
童家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区直各单位,驻区有关单位:
《鹰潭市月湖区碳达峰实施方案》经区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月湖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4年5月21日
鹰潭市月湖区碳达峰实施方案
为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重大战略决策,深入落实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发展体系,以系统观念全力推进碳达峰行动,根据《江西省碳达峰实施方案》和《鹰潭市碳达峰实施方案》,结合本区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立足月湖区实际,科学准确处理发展与减排、整体与局部的关系,按照着眼长远总体部署、统筹安排一体推进、多方发力重点突破、科学发展确保安全的总体要求,结合我区各行业碳排放现状和减排潜力,分类别、分领域明确碳达峰目标任务,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全力推动绿色月湖、美丽月湖建设,确保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目标,实现主城区新活力,努力打造全省绿色高质量发展示范样板。
二、基本原则
坚持“总体谋划、分类施策,系统推进、重点突破,双轮驱动、两手发力,稳妥有序、安全降碳”的工作原则,以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超越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按照“五个推进”总体要求,全力打造生态优先绿色转型低碳发展试点示范区。
三、主要目标
“十四五”期间,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全面推进,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加快,资源能源利用效率稳步提升,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逐步形成,绿色产业体系成效初显。到2025年,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比2020年下降13.5%,力争达到14%,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完成鹰潭市下达的指标,为全区实现碳达峰奠定坚实基础。
“十五五”期间,产业结构低碳转型取得重大进展,能源结构清洁低碳,重点耗能行业能源利用效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碳达峰试点示范行动取得突破性进展,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取得实质性突破。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完成鹰潭市下达的考核指标,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和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的控制水平走在全省前列,确保全区碳排放在2030年前达到峰值。
四、重点任务
抓住碳排放重点领域、行业和关键环节,加快优化能源结构,强化能源节约和能效提升,深入推进有色、服务业、城乡建设、交通运输等重点领域节能降碳,大幅提高科技创新水平,建立健全有利于绿色低碳发展的市场体系,稳步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全面形成全社会绿色低碳生活新风尚,探索开展碳达峰碳中和试点示范,坚决将碳达峰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和各方面。
(一)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行动
严格合理控制煤炭、油品等高碳能源消费,扩大天然气使用规模,加快发展新能源,坚持先立后破、通盘谋划,在新能源安全可靠的基础上,逐步减少传统能源消费,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
1.推动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推进有色行业煤炭消费替代和转型升级,严控新增耗煤项目,严格控制有色等行业燃煤消耗量,保持煤炭消费负增长,有序淘汰耗煤落后产能,新、改、扩建项目严格实施煤炭减量替代。大力推动煤炭清洁利用,合理划定禁止煤炭散烧区域,多措并举、积极有序推进散煤替代,逐步减少直至禁止煤炭散烧。合理控制油品消费,加快推动交通运输领域“油改气”“油改电”工程,探索生物燃油在公共交通运输中的示范应用,持续提升终端燃油油品利用效率。(区发改委、区市场监管局、鹰潭市月湖生态环境局、区住建局、国网鹰潭市月湖区供电公司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2.加快发展新能源。加大力度推进太阳能开发利用,加快两区两园的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建设,积极推动公共机构建筑、工业园区、现代物流园、智慧众创园等利用建筑屋顶建设光伏项目。重点推进国能鹰潭丰圣实业2.6兆瓦、华能中央储备粮鹰潭直属库10.4兆瓦、智慧众创园标准厂房30兆瓦光伏发电项目的建设和落地。统筹规划生活垃圾焚烧发电设施布局,积极推进光大等生物质发电项目扩建,提高生物柴油的生产能力,加快生物质能在农业生产和日常照明、炊事、制冷中的应用。探索氢能作为传统燃料替代。到2025年,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力争达到50兆瓦。(区发改委、区农粮局、鹰潭市自然资源月湖分局、鹰潭市月湖生态环境局、区住建局、国网鹰潭市月湖区供电公司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3.建设新型电力系统。服务碳达峰碳中和,以智慧电网推动构建适应新能源占比逐渐提高的新型电力系统,加快数字化转型和数字电网建设。加快建设鹰潭坚强主网架,增加新能源消纳能力,积极接纳区外清洁能源送入,保障本地新能源机组应接尽接、全额消纳。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第五代移动通信(5G)、区块链等技术与电力系统深度融合,积极支持源网荷储一体化、多能互补的综合能源项目建设。鼓励和规范发电侧、电网侧、用户侧储能及独立储能等各类新型储能项目示范应用和规?;乒?。探索开展电氢协同支撑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技术研究、集成验证及工程示范。加强用电需求侧管理,完善需求侧响应政策支持及补贴机制,利用市场化手段积极引导工商业可中断负荷、电动汽车充电网络、虚拟电厂等参与系统调节。到2030年,具备5%以上的尖峰负荷响应能力。(区发改委、国网鹰潭市月湖区供电公司、区科技局、区住建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节能降碳增效行动
实行全面节约战略,提高能源投入产出效率。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积极推广综合能源服务、合同能源管理等模式,全面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充分发挥节能降碳增效对实现碳达峰的关键作用。
1.全方位提升节能降碳管理水平。严格实施能源消费“双控”制度,并逐步向碳排放“双控”制度过渡。推行区、街道、重点用能单位三级用能预算管理,严格执行节能审查制度,将节能审查与能耗双控指标挂钩,对项目用能和碳排放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实现节能降碳源头管控。强化重点用能单位管理,加强能耗在线监测系统建设,大幅提升用能管理的信息化、精细化水平。加强节能监察机制和执法队伍建设,建立跨部门联动监察机制,强化重点用能单位节能审查事中事后监管。(区发改委、国网鹰潭市月湖区供电公司、区住建局、区市场监管局、区统计局、区商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2.大力推动重点用能单位节能降碳。建立重点用能单位能耗双控预警调控机制。推动重点用能单位建立能源管理中心,扩大重点用能单位管控范围,将大型公共建筑和中型以上数据中心等纳入重点用能单位管理,对重点用能单位实行动态管理。加快推动既有数据中心绿色升级改造,科学合理布局新建数据中心,鼓励数据中心通过绿色电力交易、认购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购买节能量等方式提高可再生能源利用比例。推动区重点用能单位全面开展节能诊断、能源审计,以能效领跑者和国际先进能效水平为参照,推动重点用能单位开展节能降碳技术改造。(区发改委、区科技局、区商务局、鹰潭市月湖生态环境局、国网鹰潭市月湖区供电公司、区住建局、区机关事务管理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3.持续提高重点用能设备能效水平。加大政府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对二级及以上能效水平重点用能设备的采购力度。建立以能效为导向的激励约束机制,大力推动公共建筑变压器、空调、风机、水泵、电梯、照明灯具以及工业企业锅炉、压缩机等重点用能设备更新改造,加快淘汰落后低效用能设备。严格执行节能审查要求,加强日常监管,规范重点用能设备在生产、经营、销售、使用、报废全生命周期管理,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区发改委、区商务局、区市场监管局、区机关事务管理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4.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积极配合推动月湖建设“无废城区”,推动产业园区实施循环化改造,促进园区废物综合利用、再生水资源利用、能源梯级利用、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完善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体系,加快建设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基地和装修垃圾分拣中心等设施。建立健全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提升有色、物流、电子信息等行业和领域一般固体废物回收利用水平。完善废旧物资回收网络,推广“互联网+回收”新模式。(鹰潭市月湖生态环境局、区城管局、区发改委、区商务局、区市场监管局、市现代物流园区管委会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5.推进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优化生活垃圾分类收运监管机制,加快构建以大中型转运站为核心的现代化收运体系,推动生活垃圾源头减量,逐步提高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到2030年,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达到70%。(区发改委、区城管局、鹰潭市月湖生态环境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产业绿色低碳转型行动
进一步加快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和高质量发展,稳步提升第三产业比重,筑牢实体经济根基,打造先进服务业强区。
1.实施重点行业和领域技术改造升级优化行动。加速有色、建材等高碳行业工艺流程再造、低碳工艺革新,加快推进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有色等主导产业数字化绿色化融合发展。加快招引一批以信息技术、数字技术、新能源技术、节能环保技术等为主的新兴绿色产业,构建绿色、低碳、循环产业体系。加大对绿色工厂、绿色车间的创建力度,从绿色创建、智能化改造、超低排放改造等多方向靠前服务,培育壮大一批绿色工厂和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区发改委、区商务局、鹰潭市月湖生态环境局、区住建局、区市场监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2.坚决遏制“两高一低”项目盲目发展。采取强有力措施,对“两高一低”项目实行清单管理、分类处置、动态监控。对能耗水平低于本行业能耗限额准入值的,按有关规定停工整改,推动能效水平应提尽提,力争全面达到省内乃至国内先进水平??蒲拦滥饨ㄏ钅?。对于产能已饱和的行业,新建、扩建“两高”项目应严格落实国家产能置换政策,对未饱和行业新建、扩建“两高一低”项目要按照有关要求,对标国际先进水平,提高准入门槛。对已建成投产的存量“两高一低”项目,以国家强制性能耗限额为基准,鼓励引导企业自愿开展节能诊断和清洁生产评价认证,加快推进节能技术改造升级。强化常态化监管。建立项目准入会商、联合审查机制,对未履行用地、节能、环评、施工许可等审查手续擅自开工建设的“两高一低”项目,依法依规严肃处理,坚决拿下不符合要求的“两高一低”项目。严格审核“两高一低”项目融资申请和授信管理,严格控制信贷规模,禁止违规上马“两高一低”项目利用资本市场融资。(区发改委、区商务局、鹰潭市月湖生态环境局、区住建局、鹰潭市自然资源月湖分局、区市场监管局、区财政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3.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推动工业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围绕产业链关键环节,构建面向生产全过程、全业务链的智能制造协同创新体系,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实现智能化变革。大力推动智能制造装备与智能制造工业软件研发应用,提升国产智能技术及产品的质量,培育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怪悄苤圃煨履J酵乒闶痉?,大力实施智能化改造。提升资源配置、工艺优化和过程控制等的智能化水平。(区商务局、区发改委、区科技局、鹰潭市月湖生态环境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4.推动有色金属行业(铜产业)碳达峰。以“世界铜都”建设为引领,全面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全力推动铜产业低碳转型升级。加快推进铜产业绿色化改造,完善发展铜拆解业、生产型服务业等铜产业配套产业,加快绿色节能技术应用推广,鼓励鑫铂瑞等重点企业开展5G、能源在线监测系统、余热回收利用等节能技改工作。加快完善铜产业循环经济体系,强化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共建共享园区绿色基础设施,促进产业绿色协同链接,推行循环生产方式。推进铜产业清洁能源替代,鼓励企业推进厂房屋顶分布式光伏建设。加快推广应用绿色低碳新技术,提升生产过程余热回收水平,积极研发应用惰性阳极等技术,推动单位产品能耗持续下降。(区商务局、区发改委、鹰潭市月湖生态环境局、区科技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5.加快现代服务业绿色转型。以电子信息、现代物流、文化旅游作为现代服务业主导产业,争取实现全域景观化、景观生态化、生态产业化、产业旅游化的服务业。加快现代物流业向低碳化、高端化、专业化延伸,推进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深度融合,促进数字赋能服务业升级,推进旅游、文化、体育、商贸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鼓励绿色低碳产品市场主流,大力推广重点领域绿色低碳消费发展模式,建立健全绿色消费制度政策体系和体制机制。(区发改委、区文广新旅局、区商务局、区教体局、市现代物流园区管委会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城乡建设绿色低碳行动
城乡建设领域是全区碳排放重点领域之一,必须加快推进城乡建设绿色低碳发展,全方位落实绿色低碳要求。
1.推动城乡建设绿色转型。优化国土空间格局,倡导绿色低碳规划设计理念,科学配置国土空间资源,推动多中心、组团式发展,构建适应月湖发展的美丽国土空间格局。严格控制新增建设用地规模,推进存量用地盘活利用,在规划前端落实绿色建筑和装配式建筑要求。高标准高质量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增强城市韧性。坚持保老城和建新城相得益彰,科学有序推进城市更新工作,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加强城市精细化品质化管理。制定建筑拆除管理办法,杜绝大拆大建、破坏历史文化风貌及过度房地产开发建设。促进区域和城市绿色发展,统筹城市、乡村住房建设与人口构成、产业结构相适应。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城区,推动绿色城区、森林城区、无废城区建设,深入开展绿色社区创建行动。(区住建局、鹰潭市自然资源月湖分局、区发改委、鹰潭市月湖生态环境局、区行政审批局、区农粮局、鹰潭市月兴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2.提升新建建筑能效水平。研究编制低碳目标下我区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指南或导则,加快新建建筑能效提升进程。落实绿色低碳设计理念,持续推进绿色建筑高质量发展,城镇新建建筑全部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引导新建农房参照绿色建筑标准进行设计。大力推广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建筑,发展零碳建筑。到2025年,新建民用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到2030年,新建民用建筑全部按照绿色建筑以上标准建设,实现超低能耗建筑规?;⒄埂#ㄇ〗ň?、区发改委、鹰潭市月湖生态环境局、区市场监管局、国网鹰潭市月湖区供电公司、区机关事务管理局、鹰潭市月兴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区农粮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3.推行绿色建造方式??菇ㄖ┕そ谀芙堤技际跹芯?,推广绿色施工管理。加大装配式建筑等绿色建造方式的推广力度,推广钢结构建筑。提升绿色建材、可再循环材料和可再利用材料在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中的应用比例,降低建筑材料消耗。建立施工能耗和碳排放统计制度,研究建立建筑施工能耗限额管理制度。到2025年,实现装配式建筑面积占新建建筑的面积比例不低于50%;到2030年,实现装配式建筑面积占新建建筑的面积比例不低于70%,星级绿色建筑全面推广绿色建材,施工现场建筑材料损耗率比2020年降低10%以上。(区住建局、区发改委、区商务局、区科技局、鹰潭市月湖生态环境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4.强化建筑低碳运营管理。建立城市建筑用能数据共享机制,提升建筑能耗监测能力。对年用电量500万千瓦时(含)以上的大型公共建筑逐步实行能耗限额管理。对能效水平较低的公共建筑鼓励以合同能源管理等市场化模式开展节能改造。提升社区物业节能管理水平,倡导居民合理用电、节约用电,结合城市更新和老旧小区改造,推动既有居住建筑绿色化改造。到2030年,新建大型公共建筑制冷能效比2020年提升20%,新建公共机构单位建筑面积能耗和人均综合能耗分别比2020年降低8%左右。(区住建局、区发改委、鹰潭市月湖生态环境局、国网鹰潭市月湖区供电公司、区机关事务管理局、鹰潭市月兴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5.优化建筑终端用能结构。提升电力在建筑能源消费结构中的占比,逐步减少液化石油气等化石燃料在餐饮业、家庭炊事、生活热水等领域的使用?;平夥ㄖ惶寤ㄉ?,鼓励使用太阳能热水、空气源热泵等技术。到2025年,新建公共机构建筑、新建厂房屋顶光伏覆盖率力争达到50%;到2030年,民用建筑能源消费中电力消耗占比达到85%以上。(区住建局、区发改委、区商务局、区科技局、鹰潭市月湖生态环境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五)交通运输绿色低碳行动
交通运输是全区碳排放主要领域之一,要加快建立绿色低碳运输体系,推动综合交通枢纽功能持续增强,确保交通运输领域碳排放增长保持在合理区间。
1.配合上级部门建设绿色交通运输体系。大力发展多式联运,加快大宗货物和中长距离货物运输“公转铁”。建设以高速铁路、城际铁路为主体的大容量快速低碳客运服务体系。加快物流配送绿色发展,推进集约高效、绿色智能的城市物流配送服务模式创新。打造高效便捷舒适的公共交通服务体系,强化常规公交与共享车辆点的无缝衔接。到2025年,中心城区交通站点800米半径服务覆盖率达65%以上,中心城区绿色出行比例不低于70%。(区交通运输局、区发改委、区住建局、市现代物流园区管委会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2.配合上级部门推动交通运输装备低碳化?;贫缌?、天然气、先进生物液体燃料等新能源、清洁能源在交通运输领域应用。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加快公务车、出租车、物流配送车、环卫车等城市公共服务车辆的电动化替代,积极推动生物液体燃料电池商用车的示范运营,推广电力、液化天然气动力重型货运车辆,加快新能源建筑废弃物运输车辆推广工作。加大补贴力度,加快老旧机动车淘汰,基本淘汰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车辆。提升铁路系统电气化水平。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40%以上;到2030年,当年新增新能源、清洁能源动力的交通工具比例达30%左右,营运交通工具单位换算周转量碳排放强度比2020年下降10%。(区交通运输局、区发改委、区住建局、市现代物流园区管委会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3.配合上级部门加强绿色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菇煌ɑ∩枋┞躺嵘脑?,推进节能低碳交通枢纽站场建设。推动铁路、公路和市政道路统筹集约利用线位、桥位等交通通道资源。加快布局公共充换电网络,积极建设城际充电网络和高速公路服务区快充站配套设施。提前谋划项目实施,不断提高道路的承载能力,进一步优化路网结构。将绿色低碳理念贯穿于交通基础设施规划、建设、运营和维护全过程,降低全生命周期能耗和碳排放。推广交通慢行区,完善自行车网络和停放设施,建设城区人行、自行车慢行等绿色出行系统。统筹推进辖区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加快高速公路服务区,公交枢纽、停车场、企事业单位安装充电桩(站)、加气站的规划布局。到2030年,全面实现电动化,充电设施实现全区100%覆盖。(区交通运输局、区发改委、鹰潭市自然资源月湖分局、区住建局、区商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4.打造智慧绿色物流。加快推进物流业绿色低碳发展,促进物流业与商贸物流、智慧物流、汽贸汽配展示交易、快递公共分拣、冷链仓储配送、电商物流等中心运营。深度融合公铁联运、一站式物流仓储等,培育一批绿色流通主体。大力推动鹰潭现代物流园为企业提供集中采购、统一库存、“线边物流”、运输和配送等一体化供应链服务。优化物流基础设施布局,推行物流装备标准化,鼓励物流园区、物流中心、货运场站等广泛应用物联网、自动化技术,探索打造智能交通、智能仓储、智能配送等应用场景。全面推行“互联网+货运物流”模式,释放物流空载力。加快构建集约、高效、绿色、智慧的城乡配送体系网络,推进城市配送业态和模式创新,鼓励运输企业和邮政、快递企业参与农村物流网络建设,积极发展农村连锁配送业务,提升邮政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笆奈濉逼诩?,不断提升集装箱公铁联运量。(市现代物流园区管委会、区发改委、区交通运输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六)绿色低碳科技创新行动
进一步完善绿色低碳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持续提升创新能力,优化科技创新生态圈,加大低碳技术研发和推广力度,充分发挥科技创新支撑引领作用。
1.建立绿色低碳科技创新机制。组织开展碳中和技术制高点,打造绿色低碳领域科技创新策源地。探索建立部门间横向联动机制,加强与市科技主管部门及各行业主管部门在行业科技工作中的协同。建立健全低碳零碳负碳技术攻关机制,抓住科技创新关键变量,完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体系,强化绿色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支持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建立孵化载体,积极引进绿色技术创新项目、创新创业基地,推动低碳技术产业链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协同发展。(区科技局、区发改委、区商务局、鹰潭市月湖生态环境局、区市场监管局、区金融办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2.加强低碳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积极指导节能降碳领域相关单位申报国家和省级重点实验室,强化与全省乃至全国绿色低碳技术创新主体的跨区域合作。依托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建设一家碳达峰碳中和市级技术研发中心等创新平台,支持行业龙头企业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和上下游企业共建绿色低碳产业创新中心,推动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区科技局、区发改委、区商务局、鹰潭市月湖生态环境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3.加强低碳技术攻关和成果推广应用。组织节能降碳关键技术、“卡脖子”技术攻关,聚焦可再生能源高效利用、节能、新型电力系统、近零能耗建筑等重点领域,重点开展铜产业低碳技术基础研究和应用,为省、市低碳零碳负碳技术研发贡献力量。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积极开展绿色低碳新技术的示范应用,加大先进成熟绿色低碳技术的推广力度,推动光大环保能源(鹰潭)有限公司生活垃圾焚烧发电技术的推广应用。(区科技局、区发改委、区商务局、鹰潭市月湖生态环境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4.加大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力度。加大绿色低碳相关专业高精尖人才引育力度。坚持引进和培育并重,深入实施省市“双千计划”、“鹰才计划”、高层次高技能领军人才培养工程、高层次和急需紧缺海外人才引进计划、省市区主要学科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培养计划、井冈学者等人才计划,积极引进绿色低碳领域院士团队、海外高端人才、省外领军人才。重点支持高水平创新团队建设,培育壮大绿色低碳领域科技人才力量,为绿色低碳科技创新提供人才保障。(区委组织部、区人社局、区科技局、区发改委、区商务局、鹰潭市月湖生态环境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七)碳汇能力巩固提升行动
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等有利于绿色低碳发展的市场体系,全面激发节能降碳市场活力。深入推进城市碳汇网络建设,探索人口高密集都市地区生态?;び胄薷赐揪?,有效发挥森林、土壤、湿地等生态系统固碳作用,大力提升碳汇增量。
1.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推进重要绿色生态空间联动发展,构建“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城乡山水格局。推进系统化全域海绵城市建设,积极探索创新海绵城市建设制度机制。?;そㄉ杳吩俺鞘新毯?,依托“两区两园”主战场,着力打造城市“三轴三片区”生态廊道,以绿道、碧道串联沿线的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及城市公园,实现绿色空间贯通,打造城市生态翠环。强化立体绿化,缓解城市热岛效应,探索形成可实施、可推广、可持续的城市降温方案。坚持对植物类群系统收集、完整保存、高水平研究、可持续利用。(区农粮局、鹰潭市月湖生态环境局、区发改委、鹰潭市自然资源月湖分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2.加强林业碳汇资源提质增效。充分发挥月湖区在森林城市建设中的创新引领作用,大力实施林业生态修复,强化森林培育经营,加强对古树名木等乡土树种的?;?,确保森林覆盖率、森林蓄积量稳中有升。完善森林资源资产有偿使用制度改革方案,开展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建设,实施高质量水源含氧林工程,选择固碳能力强的优良乡土树种用以改造低效林,到2025年,全区森林覆盖率达到26.1%,森林蓄积量达到12万立方米。(区农粮局、鹰潭市月湖生态环境局、区发改委、鹰潭市自然资源月湖分局、区科技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3.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探索多元化生态产品价值提升和实现路径,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模式,全面推进全区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健全多元化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和生态产品市场交易机制,建立主体多元的自然保护地建设机制,创新促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金融机制,发挥市场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中的基础性作用。积极贯彻落实《关于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若干实施措施》,开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创建工作。大力发展绿色生态循环农业。(区发改委、区农粮局、鹰潭市月湖生态环境局、区科技局、区商务局、区财政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4.持续推进农业减排固碳?;乒阌τ媒谀芑繁E┗陀ヌ妒新躺吞寂┮瞪萍黾际?,鼓励发展农光互补、渔光互补等低碳农业模式,探索发展气候韧性农业,持续推进农村种植业、养殖业减排。研发应用增汇型农业技术??垢刂柿刻嵘卸钊胪平┮滴廴驹赐芳趿?、污水处理。持续改良耕地土壤结构,提升耕地土壤有机碳储量。加强农作物秸秆和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促进种养循环发展。(区农粮局、区发改委、鹰潭市月湖生态环境局、鹰潭市自然资源月湖分局、区市场监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八)绿色低碳全民行动
人口持续稳定增长是导致碳排放不断增加的主要因素之一,需要加快提高全民节能低碳意识、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生活新风尚。
1.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将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以碳达峰碳中和基础知识为重点,普及生态文明理念。在各类学校、企业、社区等场所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生态文明建设宣传教育活动,充分利用政务微博、政务微信、社交网络、手机短信等新媒体,广泛宣传节能降碳知识和政策。组织好全国节能宣传周、全国低碳日、世界环境日等主题宣传活动,鼓励人民群众广泛参与,增强社会公众的绿色低碳意识。(区委宣传部、区发改委、区教体局、鹰潭市自然资源月湖分局、鹰潭市月湖生态环境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2.推广绿色低碳生活方式。深入开展绿色生活创建行动,建设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形成崇尚绿色生活的社会氛围。推行绿色消费、绿色居住、绿色出行,宣扬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引导市民养成节约用电、节约用水、节约粮食等良好习惯,让绿色生活方式深入人心。完善绿色产品消费激励措施,大力推广节能家电、高效照明产品、新能源汽车、节水器具等。深化碳普惠制,探索增加碳普惠应用场景。支持碳普惠核证减排量项目、自愿减排项目实施。建立低碳消费激励机制,推进碳标签、低碳产品认证、低碳标识体系建设。到2025年底,力争全区不低于80%的科级及以上党政机关完成节约型机关创建,大力推进全区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含)以上的大型商场开展“绿色商场”创建。(区发改委、鹰潭市月湖生态环境局、区住建局、区交通运输局、区商务局、区机关事务管理局、区城管局、区市场监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3.引导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研究设立“双碳”产业联盟,做大做强龙头企业,推动“双碳”全产业链补链强链延链。引导和鼓励企业转变生产经营理念,主动适应绿色低碳发展要求,增强企业?;せ肪车脑鹑我馐?。鼓励电商企业打造线上绿色平台,为消费者提供绿色低碳产品。重点用能单位、相关上市公司和发债企业等应按照强制性披露要求定期公布企业碳排放信息。充分发挥新闻媒体和协会等社会团体的作用,督促企业牢固树立生态意识,自觉履行节能减排的社会责任。(区发改委、鹰潭市月湖生态环境局、区商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4.强化领导干部培训。将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作为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面向各级领导干部开展多形式、分层次、全覆盖的碳达峰碳中和专题培训,深化各级领导干部对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科学性、系统性的认识。各级领导干部要加强对碳达峰碳中和基础知识、实现路径和工作要求的学习,做到真学、真懂、真会、真用。从事绿色低碳发展相关工作的领导干部要提升专业素养和业务能力,切实增强抓好绿色低碳发展的本领。(区委宣传部、区委党校、区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按职责分工负责)
(九)碳达峰试点示范行动
支持有条件的区域和关键行业、重点企业率先实现碳达峰,探索可推广、可复制的月湖经验。
1.建设碳达峰试点城市。推动月湖区四青街道办事处鹰西社区创新模式加快落地、增量扩面,全力支持全区加快推进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投融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建设,推动财税、金融等改革措施在月湖区先行先试。积极创建省级碳达峰试点城市,推动低碳零碳负碳技术在月湖区的创新发展,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有效模式和实践经验。(区发改委、鹰潭市月湖生态环境局、区住建局、区财政局、区金融办、区机关事务管理局、区城管局、四青街道办事处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2.多层次开展碳达峰示范创建行动。结合月湖区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和资源环境禀赋,从实际出发推进月湖区绿色低碳发展。月湖区碳排放基本稳定,进一步巩固节能降碳成果,为全市碳达峰工作作出积极贡献。鼓励各街道、园区选择典型园区、社区、街道打造一批碳中和试点示范。充分发挥政府、国企的引领带动作用,开展碳达峰示范企业创建行动。到2030年,建成2个碳达峰试点示范社区。(区发改委、鹰潭市月湖生态环境局、区住建局、区机关事务管理局、区城管局、各镇(街道)办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五、政策保障
(一)加强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建设
加强碳排放统计核算能力建设,严格落实省、市碳排放统计核算工作要求,分领域、分行业、分能源品种的能源统计和碳排放核算体系,定期编制区级温室气体排放清单?;越佑ヌ妒刑寂欧偶嗖庵腔墼破教ǎ浞掷迷萍扑?、大数据、区块链等先进技术,实现对各重点领域碳排放和森林碳汇的科学监测和管理。推进碳排放实测技术发展,加快遥感测量、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在碳排放监测领域的应用,进一步提高碳排放统计核算水平和精确度。建立生态系统碳汇核算监测系统,开展碳汇本底调查和储量评估。(区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区农粮局、区统计局、区商务局、鹰潭市月湖生态环境局、区市场监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完善财税和价格政策
加大对碳达峰碳中和重大行动、重点示范工程的资金支持力度。研究制定碳达峰碳中和投资支持配套政策,持续引导社会资本向绿色低碳技术研发及项目建设等领域倾斜。设立绿色低碳发展基金,鼓励有条件的金融机构、行业组织、企业设立碳基金。严格落实节能节水、资源综合利用等税收优惠政策,强化税收的绿色低碳导向作用。落实新能源汽车税收减免政策。严格落实差别电价、阶梯电价等绿色电价政策。(区财政局、区税务局、区金融办、区发改委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优化绿色金融体系
进一步丰富和完善绿色金融组织体系、标准体系和产品服务体系。大力发展绿色贷款、绿色股权、绿色债券、绿色保险、绿色基金等金融工具,引导金融机构为节能环保、清洁能源、绿色建筑、绿色交通等领域绿色低碳项目提供长期限、低成本资金。拓宽绿色低碳企业直接融资渠道。(区发改委、区财政局、区金融办、鹰潭市月湖生态环境局、区农粮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建立健全环境权益交易市场
积极参与全国碳排放权益交易市场相关工作,严格开展温室气体排放报告核查,督促重点碳排放单位按时完成碳排放配额清缴,建立健全碳排放数据质量管理长效机制,加强对重点排放单位和第三方技术服务机构的监管,确保碳排放数据质量。建立健全用能权、绿色电力证书等交易机制,鼓励企业参与用能权等市场交易。实行重点企(事)业单位碳排放报告制度,支持重点排放企业开展碳资产管理。利用好森林、湿地、草地、生物质、太阳能等自然资源,开发碳汇、可再生能源、碳减排技术改造等领域的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鹰潭市月湖生态环境局、区发改委、区财政局、区农粮局、国网鹰潭市月湖区供电公司、区市场监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六、组织实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发挥区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统筹研究重要事项、制定重大决策。区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按照重点任务分工,研究制定本领域的实施方案,扎实推进各领域相关工作开展。各部门相应建立主要负责人负总责的领导机制,深入开展区级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区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应加强统筹协调,定期对各部门工作进展情况进行调度,督促目标任务落实落细。(区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各有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强化责任落实
各相关部门要深刻认识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复杂性,切实扛起政治责任。各相关部门按照月湖区《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实施意见》和本方案确定的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细化具体政策措施,压实工作责任,确保政策到位、措施到位、成效到位。(区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各有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严格监督考核
建立健全碳达峰碳中和综合评价考核制度,定期对区相关部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实现对能源消费和碳排放指标的协同管理、协同分解、协同考核。强化监督考核结果应用,将考核结果作为领导干部绩效考核的重要指标,对碳达峰工作成效突出的部门、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鼓励,对未完成目标任务的部门和单位实行通报批评和约谈问责。(区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各有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