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天河林和品茶工作室,珠海鸡窝论坛,广佛一条龙高端茶

当前位置: 光伏网 » 光伏系统工程 » 太阳能项目 » 正文

1GW!中国电建北京院承建甘孜理塘索绒光伏发电项目

日期:2025-10-27    来源:中国电建北京院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2025
10/27
10:16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资讯

关键词: 中国电建北京院 光伏项目 光伏电站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被誉为“天空之城”的理塘,寒风掠过4100米至4800米的苍茫大地。稀薄的空气里,氧气含量不足平原一半,年均气温零下3℃。在这里,北京院建设者们带着“缺氧不缺精神”的热忱,扎根雪域,追光逐日。如今,规模初现的光伏阵列已在这片高原上铺展,将为雪域高原的绿色发展注入强劲动能与希望。

这里是甘孜理塘索绒光伏发电项目,理塘县首个百万千瓦级可再生能源项目的核心组成部分,四川省“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的重点工程。项目光伏场区Ⅱ标段,由北京院EPC总承包建设。

项目总投资44.6亿元,总装机100万千瓦,每年可节约59万吨标准煤,减少163万吨二氧化碳排放,将为甘孜打造四川绿电供应战略高地、助力实现“双碳”目标注入强劲动能。

坚守:“鏖战”雪域高原

索绒光伏项目的奋斗篇章,自北京院的建设者踏足这片雪域高原便已开启。他们以“缺氧不缺精神”为信念,在平均海拔4500米的高原,与严寒较劲、同缺氧对抗,将每一份坚守都刻进索绒神山脚下的土地,用实干勾勒出清洁能源的奋斗图景。

2025年2月,首批基础施工人员背着测量仪踏足这片土地,高原反应的眩晕尚未消散,刺骨寒风已钻进衣领。他们用冻得发僵的双手死死攥住风中不停颤抖的测量仪器支架,让图纸上的点位,在雪隙里扎根、延长,以26.6万根桩基为锚点,在这片荒原之上,创造出工程建设的奇迹。

项目成员直面高原反应的痛苦,却无一人退缩。低温致使机械无法启动,他们就以“保温+预热”双措并举,确保清晨施工时设备能正常运转;频繁降雪让现场陷入停滞,他们就在雪后第一时间手持铁锹、配合机械清理道路及作业面积雪,抢抓窗口期为施工开辟安全区域。

共生:守护高原底色

索绒光伏项目的生态保护,始终以“最小干预、最大恢复”为准则,从防火防控到植被养护,从空间设计到土地可持续利用,将生态理念融入建设每一个环节,最终实现“光伏与草原共生、发电与放牧兼顾”的和谐图景。

在生态风险防控上,项目把防火作为重中之重。针对川西高原干旱季节枯草易燃的特点,在光伏场区进出主干道专门设置防火卡点,安排专人对所有进场车辆开展细致地防火宣传,耐心劝导驾乘人员杜绝携带火源入场,从源头切断火灾隐患,为高原脆弱的生态环境筑起坚实的“防火墙”。

空间利用与植被恢复的设计,更显示出对生态环境的?;?。桩基设计时,将混凝土顶部控制在距地面-200毫米处,为后期场区草皮复绿预留充足空间,让裸露土地能快速回归绿意;光伏支架最低高度统一设计为2米,充足的底部空间既保障牦牛等牲畜自由穿行,又不影响草场正常生长与利用;电缆铺设全部采用地埋方式,彻底减少地面桥架对畜牧活动的干扰,真正实现“板上发电、板下放牧”。

原生草皮的精细化?;?,也是项目生态?;すぷ鞯牧恋阒弧S?、道路施工前,项目对征地范围内的原生草皮启动专项?;ぃ翰捎谩靶⌒突?人工”配合的剥离方式,将草皮按0.5米×0.8米规格精准切割成块,根据土层深浅控制15厘米~30厘米剥离厚度,尽可能连带下层腐殖土一同剥离,最大程度减少对草皮根系的损伤。通过“切割-储运-回铺-养护”全流程标准化技术,实现草皮成活率达95%,为后续实现施工临建区域植被覆盖率100%恢复创造条件,有效维护了高原冻土层的生态稳定性。

创新:“智绘”绿色蓝图

为践行“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创一流”目标,北京院推行全流程标准化建设,始终以标杆为尺、以创新为刃,从技术规范到管理模式,从建设效率到成果品质,将标杆理念融入每一个施工环节,力争在雪域高原树起光伏开发的示范样板。

面对务工人员语言差异、文化水平不一的实际难题,项目创新打造“理论+实践+数字化”三维教学体系。摒弃传统单一的会议室安全技术交底,不仅在现场建成标准化样板示范方阵,将地锚桩施工工艺、支架组件安装工艺等抽象规范转化为“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体标准,还配套设置标准化施工工艺展示牌,用图文并茂的形式标注每一步操作要点;同时组织拍摄标准化工艺指导视频,以通俗易懂的语言、直观清晰的画面,将桩基浇筑流程、支架组件安装精度等关键要求具象化,让不同背景的施工人员都能快速理解、精准执行,彻底打通技术传递的“最后一公里”。

从桩基施工到支架安装,再到组件铺设,项目全程拉设测绳控制线形,大到整个方阵的排布走向,小到单根桩基的垂直度、单片组件的拼接间隙,均以测绳为基准严格校准。当阳光穿过光伏组件的间隙洒落,光线与笔直的桩基线形完美重合,形成一道道整齐划一的光影轨迹——这不仅是视觉上的“美学呈现”,更是项目对“高标准”最直观的诠释,让每一个施工环节都经得起测量、经得住检验。

在这里,北京院的建设者们用汗水与信念,书写着雪域高原的动人故事。不久的将来,当阳光洒落在这片蓝色的光伏阵列,清洁电流便将穿越峡谷,为远方的村落与群山带去光明。

返回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首页

光伏资讯一手掌握,关注国际能源网 " 光伏头条 "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文章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热门标签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