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天河林和品茶工作室,珠海鸡窝论坛,广佛一条龙高端茶

当前位置: 光伏网 » 太阳能分析 » 正文

对比!从0.195元到0.36元:宁夏、山东、广东、新疆等六省机制电价竞价结果解析

日期:2025-10-31    来源:光伏头条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2025
10/31
15:12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资讯

关键词: 136号文 机制电价 机制电量

进入10月以来,新疆、甘肃、江西、广东四省发布新能源机制电价竞价结果,截至目前,包括山东、云南已经有6个省份完成竞价并公示结果。

这六省因资源禀赋、消纳能力、产业基础的差异,呈现出截然不同的竞价格局——山东侧重风电、甘肃全线下限、新疆规模均衡、云南高价成交,江西、广东分布式光伏主导竞价格局。这些结果不仅是地方政策与市场博弈的直接体现,更成为全国其他省份制定细则,电站企业参与机制电价竞价的重要参考。


六省竞价格局全景扫描

山东:风电主导的结构化竞价

2025年8月8日,山东省发改委、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2025年新能源机制电价竞价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及《山东省新能源机制电价竞价实施细则》,明确机制电量总规模94.67亿千瓦时。其中,风电81.73亿千瓦时、光伏12.94亿千瓦时,设定竞价上限0.35元/kWh、风电下限0.094元/kWh、光伏下限0.123元/kWh。

在此政策框架下,2025年10月山东公示竞价结果:风电以59.67亿千瓦时机制电量、0.319元/kWh电价成为绝对主力,光伏则以12.48亿千瓦时、0.225元/kWh跟进。

云南:水电协同,高消纳支撑高价成交

2025年8月28日,昆明电力交易中心发布《云南省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配套细则》,明确针对2025年6月1日至12月31日投产项目开展竞价,设定风电机制电量比例50%、竞价区间0.18-0.3358元/kWh,光伏机制电量比例60%、竞价区间0.22-0.3358元/kWh。

2025年9月29日竞价结果显示:509个中标项目(覆盖218家主体)中,光伏电价0.33元/kWh、风电0.332元/kWh,接近云南煤电基准价0.3358元/kWh。

新疆:电价贴合成本中枢

2025年9月30日,新疆通过新能源云平台发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25年度增量新能源项目机制电价竞价公告》,明确针对2025年6月1日至12月31日投产项目,分配风电机制电量185.4亿千瓦时、光伏36.1亿千瓦时,设定竞价区间0.15-0.262元/kWh,单个项目机制电量申报比例上限62.5%。

2025年10月15日公示结果显示:风电36个项目成交185亿度,电价0.252元/kWh,光伏31个项目成交36亿度,电价0.235元/kWh。光伏的价格已经非常贴近新疆光伏项目的度电成本。

甘肃:全线下限成交

甘肃省围绕“136号文”制定分批次竞价策略:2025年9月15日开启首批竞价,针对2025年6月1日至12月31日已投产/计划投产项目,设定机制电量8.3亿千瓦时、竞价区间0.1954-0.2447元/kWh。

2025年10月16日公示的首批结果显示,61个入选项目(分布式光伏43个、集中式光伏10个、风电8个)全部以0.1954元/kWh下限成交。

江西、广东:分布式占主导

10月9日,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发布《江西省2025年新能源机制电价首次竞价组织公告》,竞价申报主体为2025年6月1日~2025年12月31日(含)全容量并网的风光项目,设定机制电量11.6亿千瓦时,其中光伏5.9亿千瓦时、风电5.7亿千瓦时。竞价区间为0.24-0.38元/kWh。

2025年10月28日公示的竞价结果显示,433个入选项目(分布式光伏427个、集中式光伏2个、风电4个),其中光伏机制电价为0.33元/kWh,风电为0.337元/kWh。从项目构成来看分布式主导了本次机制电价的竞价。

10月21日,广东省电力交易中心发布《关于开展2025年新能源项目机制电价竞价交易的通知》,竞价主体为2025年6月1日-2026年10月31日投产或承诺投产的分布式光伏项目,设定机制电量50亿千瓦时,竞价区间为0.2-0.4元/kWh。

2025年10月30日公示的竞价结果显示,11654个入选项目,机制电价为0.36元/kWh。由于本次竞价主体为分布式光伏项目,因此分布式项目决定本次竞价结果。

能源结构、政策、市场等因素交织

解码机制电价 “因地而异” 的核心逻辑

六省机制电价呈现的差异化格局,并非单一因素作用的结果,而是能源结构、政策规则、市场主体等多维度因素深度耦合的产物。

首先,能源结构与资源禀赋是机制电价形成的 “先天条件”,直接决定项目发电成本、消纳潜力与收益空间,从根源上影响电价水平。

甘肃、新疆作为我国风光资源 “富集区”,得天独厚的资源条件使其发电成本显著低于其他省份。这为两地机制电价 “偏低” 提供了基础支撑。反观云南,虽风光资源也较为优质,但发电结构中水电占比高达72%,新能源(风光)占比仅 16%(2025 年 1-9 月数据),新能源仍处于 “补充地位”,水风光天然的互补属性,平抑了风光发电的间歇性与波动性,从而使风光机制电价达到了较高的水平。江西竞价项目中,分布式项目427个,占比达99.5%,集中式仅2个。广东竞价的项目则全部为分布式光伏。分布式项目主导了江西、广东价的竞价结果。

其次,政策导向与市场规则是机制电价形成的 “指挥棒”,通过设定目标、设计规则、明确期限,直接引导市场主体的行为的与竞价结果。

山东以 “优化新能源结构” 为目标,针对光伏存量大、风电有增量空间的特点,将 86% 的机制电量配额倾斜给风电,引导企业加大风电投资,最终推动风电成为竞价主力,电价保持合理区间;甘肃以 “提高新能源消纳能力” 为核心,通过 “分批次竞价”“风光同价” 等规则,优先消纳低成本新能源,即使电价偏低,也能通过提升利用率保障产业发展;新疆以 “促进风光协调发展” 为导向,为风电、光伏分别分配 185.4 亿千瓦时、36.1 亿千瓦时机制电量;云南则以 “发挥绿色能源优势” 为目标,通过高机制电价,吸引企业投资新能源。江西增量项目机制电价,单个项目上限65%,在6省中仅高于新疆,因此价格相对较高。广东则将50亿千瓦时电量分配给分布式光伏,电量上限更是达到80%??杉杂诜植际焦夥枰哉咧С?。

再次,消纳能力直接决定新能源项目的 “出力稳定性”,进而影响企业对电价的预期。截至7月底,山东新能源装机总量超 1.18 亿千瓦,其中光伏 9129.98 万千瓦,风电 2749.06 万千瓦,占总装机的 47.84%,但本地负荷高峰与光伏出力 “逆调峰”(光伏午间大发、负荷晚高峰集中)矛盾突出,消纳压力较大,叠加光伏项目竞争激烈,最终导致光伏机制电价仅 0.225 元 /kWh,显著低于风电的 0.319 元 /kWh。

最后,市场主体竞争强调成为影响电价的“动态变量”。市场主体的类型、数量及竞争策略,是机制电价形成的 “动态调整因素”,直接反映市场活力与竞价结果。

山东光伏项目充足率高达 300%(超3000个项目竞争12.94亿千瓦时配额),供远大于求,竞争极为激烈,最终光伏电价仅 0.225元/kWh;而风电项目竞争相对温和,电价保持在 0.319元/kWh 的合理水平。甘肃首批机制电量仅8.3亿千瓦时,61个项目争夺配额,供需矛盾突出,企业被迫以底价申报;云南529 个项目竞争充足的配额,且高中标率政策降低了竞争激烈程度,电价更贴近合理收益。广东分配50亿千瓦时机制电量,实际入围46.5亿千瓦时,有1200个项目通过审核的项目未参与竞价,可见竞价强度相对适中,这也抬高了广东的机制电价。

不同类型企业的成本优势与竞争策略,进一步拉大电价差异。大型国有企业(如华电、国家电投)凭借融资成本低、规模效应显著等优势,在新疆、甘肃竞价中占据主导地位,电价相对较低。江西、广东则以分布式为主,电价较高。

六省竞价结果对其他省份的启示

光伏资源充足地区,机制电价相对较低。甘肃、新疆光照资源顶尖,年日照超3000小时,同样的装机发电量更高,此外包括土地资源充足等优势也导致度电成本更低,因而央国企大型基地化项目扎堆,光伏项目竞价时只能“卷价格”,从而压低了机制电价。除甘肃、新疆之外,光照资源充足的地区还有宁夏、青海、西藏等省份。其中宁夏明确,增量项目上限为0.2595元/kWh,下限0.18元/kWh;青海上限为0.24元/kWh,光伏下限为0.18元/kWh,风电下限0.205元/kWh,都处于较低的位置。

风光竞争激烈地区,拉低机制电价水平。山东多年来一直是我国的光伏装机大省,特别是在分布式领域更是一枝独秀。充分的发展也导致市场竞争激烈,导致价格相互踩踏拉低了机制电价。相较光伏,风电竞争相对温和,因此电价相对较高。与山东类似的情形包括河南、河北等省份。其中河北设置申报充足率与山东相同为125%;河南同样设置了申报充足率。

可调节电源丰富地区电价有保障。风光新能源由于其间歇性与波动性,增加了消纳成本以及负荷侧的匹配的成本。云南作为水电大省,对于风光项目价格平抑协调作用明显,从而使风光项目拥有充分的发展空间。此外,四川、贵州、广西、湖北等省份同样是水电大省,与风光项目形成互补协同,有助于提升机制电价水平。

此外,分布式光伏主导竞价结果地区如江西、广东,电价相对较高。与之类似的情形包括江苏、浙江等东部沿海省份,分布式光伏特别是工商业光伏发达,消纳条件优良,且收益模式多元化,一定程度会提高整体电价结果。

写在最后:避免踩踏式报价,市场化时代终究到来

山东、甘肃、新疆、云南、江西、广东等六省的竞价结果,本质是资源禀赋、消纳能力、政策设计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产物。六省竞价结果表明,新能源市场化转型没有“统一模板”,需立足地方实际,通过“规则适配资源、政策引导市场”,才能实现“企业盈利、产业升级、能源转型”的多赢。

同样对于电站经营企业而言,机制电价竞价并非新能源项目的唯一“生命线”,更应该避免出现类似于宁夏 “为中标而低价踩踏” 的困境。企业竞价的底线应该是项目竞价的成本线。随着零碳园区、绿电直连等相关政策发布,企业售电模式多元化,经营收入也从单纯的电价收益转向绿电绿证、容量机制电价等综合收益。

未来,随着更多省份落地竞价细则,六省的结果将进一步转化为全国性的实践指南——一方面,需强化“消纳能力建设”,为电价回归合理区间奠定基?。涣硪环矫?,需优化“主体生态”,激活市场活力。电力市场化交易时代终将会来临,机制电价不过是过渡期的政策,因此入市才是最终的方向。

来源:光伏头条

返回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首页

光伏资讯一手掌握,关注国际能源网 " 光伏头条 "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文章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热门标签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